近日已全台破萬例確診;目前防疫工作首重減災,維持輕重症分流、調整個案解隔條件、增加快篩運用等。Omicron傳染速度變快,潛伏期中位數縮短到三天, 管好接觸開始最容易傳染的前三天,可以阻斷和找到多數的感染,中央疫情指揮官指揮陳時中表示抓3天是基於國內外的研究顯示潛伏期中位數大約是2.9~3.1天,如果在第3天做快篩解隔,第4天第5天再做,這樣可以抓到八成的案例了。且第6~7天每天做快篩,還是可以繼續抓出來。快篩結果不須回報,陽性要回報。另外如果當天不用出門,可以省下一天快篩。
若您是COVID-19 確診個案 依照衛福部疾管署居家照護指引
應注意事項如下:
一、居家照護前準備
(一)日常生活用品,如盥洗衣物、個人清潔用品、衛生紙等。
(二)三餐飲食取得之規劃方式。
(三)相關電子用品,如手機、電話、電腦、網路、視訊配備等。
(四)環境清潔用具,如清潔劑、漂白水、75%酒精、抹布、垃圾袋等。
(五)醫療相關用品,如口罩、體溫計、乾洗手液、血氧機 (如家中有)等。
(六)常規服用之慢性病藥物,及退燒、止咳、止痛等症狀緩解藥物。
(七)特殊情況之對外聯絡資訊,同住家人以外之緊急連絡人、地方政府關懷服務中心或衛生單位窗口等。
二、居家照護環境
(一)確診者若病況許可,應自行定時對房間內高頻率接觸位置(如門把、桌面、電燈開關等)進行清潔消毒,廁所衛浴至少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二)確診者如有共用浴廁則每次使用後要消毒。
(三)應針對與確診者可能動線重疊或共同使用之空間或其可能接觸汙染之環境或物品進行清潔消毒。
(四)應儘量保持房間通風,如透過開窗、使用空氣清淨機、或電扇等(惟須注意氣流方向) 。
(五)一般的環境,如家具、房間、廚房,消毒可以用 1:50 的稀釋漂白水
(1,000 ppm),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 1:10 的稀釋漂白水(5,000 ppm)消毒。並使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
三、垃圾處理及衣物清洗
(一)垃圾應棄置於有蓋之垃圾桶,無需特別分類。
(二)如有尖銳物品,應先以報紙包封以防垃圾袋刺破表面。
(三)垃圾排出前應以雙層垃圾袋包裝,袋口確實密封,並建議可先靜置 72
小時後交由地方環保單位處理。
(四)確診者之衣服、毛巾、浴巾等應與其他同住非確診家人分開清洗。
(五)確診者之衣服、毛巾、浴巾等可使用一般洗衣皂加水清洗,並徹底曬/ 晾乾,或使用烘衣機烘乾。
四、 確診病人注意事項
(一) 以符合 1 人 1 室,且使用獨立衛浴設備為原則,隔離期間不要離開自己房間。
(二) 隔離期間避免與其他同住者接觸,特別是 65 歲上以老人、孕婦、幼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的同住家人。
(三) 由家人準備食物飲水或請地方政府關懷中心協助送餐,不要和家人共餐或共用物品。
(四) 隔離期間如有同住家人,請務必佩戴醫用口罩,且每天更換,請維持手部清潔,保持經常洗手習慣,原則上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或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另應注意儘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請用肥皂及清水搓手並澈底洗淨。
(五) 若出現發燒或其他輕微症狀,可以使用退燒藥或預先準備之藥物減緩不適症狀,並適當補充飲水。
(六) 如有其他症狀或醫療需求,可請地方政府關懷中心/居家照護醫療團隊協助安排視訊診療。
(七) 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警示症狀時,請立即聯繫地方政府設置之 24 小時緊急醫療專線、119、衛生局(所)或撥打 1922。
五、同住家人或照顧者應注意事項
(一)提供確診家人生活所需,提醒他們多休息與飲水,可視醫囑服用藥物,或於發燒時服用退燒藥劑。
(二)協助注意確診家人症狀變化,若出現症狀惡化或前述警示症狀,請立即聯繫地方政府設置之 24 小時緊急醫療專線、119、衛生局(所)或撥打 1922。
(三)除因緊急狀況或有照顧需求,不可接觸確診家人,特別是 65 歲以上老人、孕婦、幼兒免疫力低下或有潛在疾病者。
(四)若不得已需與確診家人共用空間,應開窗確保空氣流通,且雙方全程佩戴醫用口罩,並於事後進行清潔消毒。
(五)如因同住家人緊急狀況或有照顧需求,需進入確診病患房間時,雙方均須全程確實佩戴醫用口罩。
(六)照顧確診者前後均需執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即使有佩戴手套。
(七)確診者使用過的餐具應以洗潔劑清洗,清洗時戴手套,並於清洗完畢後進行手部衛生(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酒精)。
(八)照顧者在照顧期間,亦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 COVID-19 感染相關症狀。
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居家照護措施,應事先準備好居家防疫包,以因應不時之需,每天要量測體溫、觀察身體狀況,共同平安度過防疫時期。備妥防疫包物品:包括體溫計、血氧機、拋棄式手套、漂白水及藥品等五物品,確診者應每天測量血氧、早晚量體溫,一般正常血氧濃度約為95%到100%,低於94%即要注意,可能有隱形缺氧問題。另外要補充適當的水份,並避免飲用含重金屬的水,當人體在對抗疾病的時候,氘會大肆破壞身體裡的代謝系統身體人體細胞能量的代謝和氘關係緊密。飲用氘含量低於自然值的水之後,低氘水進入體內,與其他水成分混合,從而降低了身體的氘濃度;飲食和生活型態的調整也可讓身體的氘濃度降低。飲用低氘水之後低氘水和身體中內含的水份混合,體內的氘濃度會下降。
【CDC 原裝進口低氘水】
每一滴都是罕見的小分子團水。
具有滲透力強、強溶解力、弱鹼性等特點,
能通過人體細胞離子通道,
快速進入人體細胞,為細胞補充水分,
使細胞內水和細胞外水平衡狀態,
保持細胞生命活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CDC Water 可氘奇有限公司】
部落格:http://cdcwater888.pixnet.net/blog
FB粉絲專頁:https://reurl.cc/gEp7Q
Line@ ID:@cdcwater
免費諮詢健康相關問題及申請低氘檢測~歡迎加入!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源自網路,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